摘要: 《难经疏证》,医经著作。二卷。日本·丹波元胤撰。本书首列其父丹波元简《难经解题》一篇,作者征引各家学说结合个人见解补其剩义。其后参考《难经集注》《难经本义》《难经经释》等书,分别将八十一难予以疏证。所写按语补足了注文之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考订了《难经》的原文。[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论浅注补正》,《伤寒论》注本,7卷。清代唐宗海(容川)撰,刊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本书系唐氏补正陈修园《伤寒论浅注》者。卷一为太阳病,卷二为阳明病,卷三为少阳病,卷四至卷六为三阴病,卷七为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辨痉湿暍等。[阅读全文:]
摘要: 《济世神验良方》,撰人不详。成书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前。全书分为32门,约9万字,内容丰富,诸科皆备。各门之前列有总论。首论病因、病机及症状;次论诊法、法则与适应症。每门结尾附余论。作者善于将内经、千金、金匮、河间等历代医家的主要学术思想,融汇其主治原则之中,并畅其文义。全书博采众家之长,自制成[阅读全文:]
摘要: 《外治寿世方》,清·邹存淦所著。分《外治寿世方初编》和《外治寿世方续编》两部分。初编按病种、人体部位以及妇、儿、急救、杂治分为六十二门,载方二千四百余首;续编则以膏丹立目,收外治膏丹约八十余种。所治诸症统括内、外、妇、儿等各类疾病,并兼及养生。[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钤法》,医经研究著作。金元·马宗素、程德斋撰,大约成书于13世纪30年代。《伤寒钤法》是融汇《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与《伤寒杂病论》经方的一种心算技法。该书主张根据患者的出生年干支和发病日干支推求六经经络营卫辨证,对应《伤寒论》条文、相应经方、主病行流脏腑虚实,以辨证施治及评估转归预后。[阅读全文:]
摘要: 《杏轩医案》,作者是明朝人程杏轩。本书主要讲述了新安医家的理论创见和实用技能。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的理论创见及用药轻灵、圆机活法的临床风格,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代表性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已成为当代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