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溯源集》,10卷,22篇。为《伤寒论》注本。原名《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清代钱潢撰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钱氏认为世传《伤寒论》刊本、注本条文前后舛误,六经混乱,遂重予编订,详加诠释,释文采成无己以来历代注家之精华,撰成本书。在内容上删去世传《伤寒论》中“伤寒例”“可与不可”诸篇。本[阅读全文:]
摘要: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精诚》《[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钤法》,医经研究著作。金元·马宗素、程德斋撰,大约成书于13世纪30年代。《伤寒钤法》是融汇《黄帝内经》运气学说与《伤寒杂病论》经方的一种心算技法。该书主张根据患者的出生年干支和发病日干支推求六经经络营卫辨证,对应《伤寒论》条文、相应经方、主病行流脏腑虚实,以辨证施治及评估转归预后。[阅读全文:]
摘要: 《杏轩医案》,作者是明朝人程杏轩。本书主要讲述了新安医家的理论创见和实用技能。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的理论创见及用药轻灵、圆机活法的临床风格,对整个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代表性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已成为当代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全文:]
摘要: 《医学三字经》,清代陈念祖撰。全书为三字一句的歌诀,主要根据《内经》等重要经典医籍所述,吸收各医家重要论述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小注写成。内容包括医学源流,内、妇、儿科常见病之证治,常用方剂,阴阳,脏腑,经络,运气及四诊等。是陈氏为初学者便于记诵,便于识途而作。全书从源到流,对历代名家名著的学术特点及临[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指掌》是一部论述伤寒、温病的专著,4卷,清代嘉庆年间吴贞(坤安)所著。吴氏于伤寒、温病学说兼收并蓄,融伤寒温病于一家,结合自己治疗外感病证三十余年的经验著成《伤寒指掌》一书,意在将正伤寒与类伤寒分别辨治,创“六经自感说”,强调采用综合辨证的方法辨治外感病,并对伤寒、温病的舌象变化有较详细的记载[阅读全文:]
摘要: 《医学源流论》是清代徐大椿编撰的医学论文集。共收集评论文章九十九篇。上卷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下卷则治法、书论(并各科)、古今。纵横捭阖,触及之处,每有新见,发前人之未发,言常人所不敢言,尤针砭时弊甚多,论述道理深湛。此书颇多先进之论,例如作“治人必考其验否论”,指斥“今之医者,事事反此,惟记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