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眼科秘诀》为药王孙思邈所著。全书文字精练仅二卷,总字数仅万余,为古代医籍之最。蒙当代医家苦心研阅,整理年余,方得付梓,刊印面世,以流通杏林,不致失传。《眼科秘诀》一书之原著版本目前已经非常罕见。《眼科秘诀》方药治疗感染性角膜病变,历经数代,流传至今,非常有临床实用价值。[阅读全文:]
摘要: 《格致余论》,一卷,元·朱震亨撰。成书于元至元七年(公元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得名。为朱氏的医论集,其著名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俱载于此书,集中反映了朱氏的学术观点,阐述了相火与人身的关系,提出保护阴血为摄生之本,列色欲、茹淡、饮食诸论,强调饮食起居的重要性。在杂病论[阅读全文:]
摘要: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是清代王泰林编著的一部方书类中医著作,不分卷,成书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系《王旭高医书六种》之一。该书以同类方剂类编的方法,把方剂的组成、主治、加减变化等内容编成歌诀形式,共载方一百五十余首。[阅读全文:]
摘要: 《喉科枕秘》,2卷。一名《焦氏喉科枕秘》。清代金德鉴(保三)编校,刊于清同治七年(1868)。卷一首载治喉秘法,阐明治喉大法及用药须知,重视对多种喉病的辨证治疗。其次为治喉要诀,详言针灸治疗喉证诸法,强调针灸、外治在喉证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主张喉证用药须与刀针配合。卷2为喉证应用良方。全书编次较有条理。本[阅读全文:]
摘要: 《类证治裁》,清·林佩琴撰,8卷,附录1卷,成书于1839年。林氏晚年总结自己多年临证经验,并向病家索回经其诊治之处方,择其要者整理为医案,仿张璐《张氏医通》体例,编撰成《类证治裁》八卷。书中医论以《内经》为宗,并广采历代各家,择善而从,务切实用,不以名气大小为取舍标准。作者谓治病之难在于识证,识证之难在[阅读全文:]
摘要: 《医学从众录》是清代陈修园编撰的论治内科杂病的医书,清道光25年刊行。《医学从众录》是以论治内科杂病为主的医书,全书8卷,分39篇,论述近40种内科病证,且旁及妇人杂病。该书详审脉证,深究病机,辨证选方颇具特色。论治内科病证,多本医学经典之旨,从病机到治法,每引用《内经》或仲景学说有关内容加以阐释,或选用[阅读全文:]
摘要: 《吴氏医方类编》,清吴杖仙著。内容有乳症、适经生疮、矢容疽、甲风、头痊、热疮、疮僵向、阴菌、妊妇忌药、女面熏斑、丹毒、体气、疥癣、枯箭、胎前生疮、幼女緾足、黑于、奶癣、杨梅、冻疮、血前血痣、产后生疮、缠足生疮、白肩风、胎瘤、大麻风、涞疮、瘟毒等。[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