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阅读全文:]
摘要: 《得配本草》,清·严洁、施雯、洪炜同纂,成书于1761年。全书10卷,载药647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等25部。每一药物,一般先述相使、相恶之情,次述味、归经、主治、配伍应用、炮制与禁忌、药物功用之比较,后附体会。卷末附奇经药考,列入奇经八脉药43种。[阅读全文:]
摘要: 《丹溪心法》是元代朱震亨著述、明代程充校订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共五卷(一作三卷),刊于1481年。该书并非朱氏自撰,由他的学生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明初的两种刻本(其一,景泰年间杨林玉收集本书流行之遗稿予以刊行;其二,成化初王季献增加一些附方,重刊于西蜀)均有后世医家增附的一些内容,程氏为了尽[阅读全文:]
摘要: 《婴童百问》—儿科著作,十卷。明·鲁伯嗣撰。创刊于15世纪(明初)。本书将有关婴幼儿的初生养护及病候诊治等列为100个问题予以阐述,每问一证,必究其受病之源,详其治疗之法,列方886首。对于多种儿科病证的致病原因及治法方药等论述详尽,其中麻疹和水痘的鉴别与治法尤详。作者能融会众说,自成一家而多创见。取材比较审[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总病论》6卷,约成书于宋咸平三年(公元1100年),是庞安时多年潜心研究《伤寒论》的结晶。书中前三卷论述伤寒六经证,后三卷论述暑病等热病。作者于书中正式提出寒温分治的观点,认为伤寒与温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外感热病,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阅读全文:]
摘要: 《救伤秘旨》,不分卷,另附《救伤秘旨续刻》。清代赵廷海辑,刊于咸丰二年(1852年)。全书除治伤总论、通用方、三十六大穴图说等内容外,还收录《少林寺秘传内外损伤主方》《王瑞柏损伤用药论》《青城山仙传接骨方》等武林界理伤医方,反映出不同武林流派在治伤方面的临证经验。[阅读全文:]
摘要: 《慎疾刍言》,徐大椿撰于1767年。本书着重剖析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本书内容有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的论述。还有对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应有所区分、以及外科病证治法等方面的论述。简明切要,并无浮泛。此书又有王士雄校刊本。经张鸿补辑,改名《医砭》,编入《潜斋医学丛书》中。[阅读全文:]
摘要: 《幼幼新书》,古代中医儿科学类书,南宋刘昉等辑撰,刊于绍兴20年(1150年)。共四十卷,全书按病分为547门。本书为宋以前儿科学之集大成者,所引前代资料颇为丰富,且文献均有明确出处,其中不乏后来已佚之医著或其他文献,故又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