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素问识》,医经著作,8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日本文化三年(1806年)。作者撷取《素问》72篇(除7篇大论与刺法、本病论)之精要,摘录王冰、马莳、吴昆、张介宾等注家之言,及朱丹溪等学术见解,参考经传百氏,对《素问》某些条文进行训诂、解词、校勘和注释,并对前贤疏义之失,予以订正。[阅读全文:]
摘要: 《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是一部清代太医院内的处方集,为国内仅有的一部抄本。书中共收录方剂400余首,除少量古代名方外,多数则不曾见有其他方书记载。其剂型包括丸、散、膏、丹、汤剂,以及许多药酒剂,每方详细标明药物、剂量、制服法及适应症,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科等多种疾病。[阅读全文:]
摘要: 《妇人大全良方》,宋·陈自明撰于1833年。共24卷,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及产后8门,每门分列若干病证,以病分论,分述病因、证论、方药,并附部分医案。该书内容实用,汇集了《伤寒论》《诸病源候论》等40余种有关医籍中的妇产科医学理论与临证经验,并结合陈氏家传秘方及其临证经验,使本书成为[阅读全文:]
摘要: 《诊宗三昧》即《石顽老人诊宗三昧》,是清代张璐撰,张登编诊法类书,一卷。初刊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张氏认为人有疾病,莫不见之于脉,同时对当时某些脉学论著,持非议态度,“吾当以三昧水涤除尘见”,故撰本书。全书共十二篇。首二篇为宗旨、医学;第 三至六篇为色脉、脉位、脉象、经络,介绍了色脉、脉 位、经[阅读全文:]
摘要: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小儿方术类,明代医学家万密斋著。万密斋在《片玉心书》指出:“凡看小儿疾病,先观形色,而切脉次之”。在《育婴秘诀》亦云:“小儿有病观形色,青主惊风红主热,黄为伤食白主疳,……肝病须观眼目中,脾唇心舌自相通,肺有病时常在鼻,肾居耳内认其宗”。“临病之时,观形色,便知五脏之症治,所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