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伤寒论翼》,伤寒著作,2卷。清代柯琴(韵伯)编撰,成书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伤寒来苏集》组成部分之一,是辅翼《伤寒论》学习之论著,故名。柯氏对前人编集、校注、整理《伤寒论》持有异议,认为《伤寒论》中最多杂病夹杂其间,故主张伤寒与杂病合论。并指出:“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六经中各[阅读全文:]
摘要: 《理虚元鉴》是明汪绮石撰医书。二卷。该书是一部中医虚劳证治专著,该书理法方药俱备,文字简要而重点突出,对虚劳的病机阐发、论治大法和预防措施都子成体系,对中医虚损学说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对虚劳病机的认识,对虚劳辨证、审脉、立法、制方、选药的独特见解,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阅读全文:]
摘要: 《扁鹊心书》,综合性医书,3卷。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书中并附作者若干治验,多[阅读全文:]
摘要: 《素灵微蕴》,清代黄元御撰,成书于嘉庆五年(1800年),为作者研究《内经》的心得。共四卷,前二卷论述病因、病理、治法,按胎化、脏象、经脉、营卫、脏候、五色、五声、问法、诊法、医方十解论述。后二卷论16种病证,结合病案以分析病因、病机及各种兼症、变症之由来。治方只列方名,不详药味。书中对历代医家多有贬词。[阅读全文:]
摘要: 针灸问对( 刊于1530年)由明汪机撰,三卷。上、中两卷,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荣卫气血、针刺诸疾及其方法。下卷,专论灸法适应证及经络俞穴。书末列禁针禁灸穴歌、十二经见证歌、十二经井、荥、俞、经、合歌、经穴起止歌、天心十一穴歌,经脉交会八穴歌等针灸歌赋,以便诵记。本书取《灵枢》《素问》《难经》及诸家针灸之书[阅读全文:]
摘要: 《杂病心法要诀》书名,5卷(即《医宗金鉴》卷三十九至卷四十三),为清代吴谦等撰。重点论述内科杂病(包括中风、类中风、虚劳、痹证、痿证、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正文均编为七言歌诀,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阅读全文:]
摘要: 《验方新编》,方书,8卷。清代鲍相璈(云韶)辑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本书于内科杂病、妇儿外科、急救、食疗及时疫等无所不及,分九十九问六千余条,选录历代医家的医论与治验,收载民间习用验方、单方,价廉、简便、效验,是一部医方为主、合参医论的医著。以外治居多,而内治诸方亦斟酌入选,惟药性未能尽谙。[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