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脉确》,脉学著作。一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著中。[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绪论》,伤寒著作,2卷。清代张璐诠次,张登、张倬参订。刊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张璐先撰《伤寒缵论》,系以仲景《伤寒论》原文为主,予以辑编、注释;《伤寒绪论》针对《伤寒论》原书残缺,或证治内容不全之现状,广收诸家方论,在证治方面予以辨析、补阐。[阅读全文:]
摘要: 《幼幼集成》,中医儿科专著,清·陈复正编撰,刊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全书共6卷。卷一论述儿科中关于指纹、脉法及保产、调护、变蒸等内容。卷二~四为儿科主要疾病及杂证、疮疡的辨证施治。卷五~六介绍经陈氏增删的《万氏痘麻》歌赋170余首,附方130余首。无论是在儿科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独到发挥。特别[阅读全文:]
摘要: 《金匮钩玄》,综合性医书,三卷。元·朱震亨撰。明·戴元礼校补。卷一、二以内科杂病为主,兼述喉症及外科一些病证;卷三为妇人、小儿病证。分证论治,条理赅括,词旨简明。朱氏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法以补阴为宗,复长于治郁,书中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这方面的学术经验。戴氏所补订的内容,亦颇精当可取。因避康熙[阅读全文:]
摘要: 《金匮悬解》是清代黄元御编撰的一部中医类古典医书,共二十二卷,刊于1754年。作者学验俱半,能发《内经》《难经》之理,兼采诸家学说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阅读全文:]
摘要: 《明医杂著》为明代医家王纶所撰的一部综合性医著。该书由王纶撰于嘉靖己酉(1502)年,薛己注,刊于1549年。王氏学宗丹溪,把朱、李(东垣)的学术经验融合起来,参以本人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而成是书。全书共六卷。卷一至卷三为医论及杂病证治,包括发热、劳瘵、泄泻、痢疾、咳嗽、痰饮等内科病,妇产科和五官科疾病等的辨[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