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阁  > 所属分类  >  古籍   
[0] 评论[0] 编辑

炮炙大法

《炮炙大法》是明代缪希雍所编撰的医学著作。成书于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系在其《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所载九十余种药物炮炙内容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由缪氏口授,其弟子庄继光录校。全书不分卷,首列“雷公炮制十七法”,次载药物439种,分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禽、虫鱼十四类。各药下列有采收季节、药物形态、品种鉴定、炮炙方法、贮藏方法及药物之间佐使畏恶等内容。卷末附“用药凡例”,论述丸散汤膏制法、煎服药法及宜忌等。


基本信息

成书时间:成书于明天启二年(公元 1622 年),是在其《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所记诸种中药炮制品基础上扩充而成。


作者简介

缪希雍(约1546~1627年),字仲淳,号慕台,明嘉靖、天启间人。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是李思塘(曾从吴兴名家朱远斋学过医药)之外孙,万历癸丑进士缪昌期的同族兄弟。原籍江苏常熟,旅居长兴多年,考中秀才,与张时泰同科,移住金坛县,和王肯堂共处一邑。善用清凉甘润的药物疗病。

行医之余,勤于笔耕,积三十年心血,终撰成多本著作,《神农本草经疏》和《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为其代表作。


内容架构

雷公炮制十七法:首列 “雷公炮制十七法”,即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对中药炮制方法进行了系统归纳。

药物分类:载药 439 味,分水、火、土、金、石、草、木、果、米谷、菜、人、兽、禽、虫鱼十四部。各药下列有采收季节、药物形态、品种鉴定、炮炙方法、贮藏方法及药物之间佐使畏恶等内容。

用药凡例:卷末附 “用药凡例”,论述丸散汤膏制法、煎服药法及宜忌等,如妊娠服禁、六陈、十八反等内容。


价值影响

总结炮制经验:对明代及以前的中药炮制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使众多中药炮制方法得以系统整理和传承,为后世中药炮制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规范炮制方法:提出的 “雷公炮制十七法”,为中药炮制方法建立了相对规范的体系,有助于提高中药炮制的质量和一致性,保证了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推动学术发展: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推动了中药炮制学术的发展,对后世的中药炮制专著如《本草纲目》中的炮制内容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PDF分享:

《炮炙大法》释义(明)缪希雍: https://url46.ctfile.com/f/58034446-1314768736-09744c?p=1462(访问密码:1462)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药性歌括四百味    下一篇 本草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