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本草著作,6卷。五代前蜀李珣(德润)约撰于10世纪初。书中从50余种文献中引述有关海药(海外及南方药)资料,记述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方法、禁忌畏恶等。涉及40余处产地名称,以岭南及海外地名居多。今存佚文中含药124种,其中16种系新增。
本书为我国第一部海药专著,别具一格。总结了唐末五代时南方及海外药物,并有许多不见于唐本草的新增药,对于研究本草学,甚有价值。
作者简介
李珣,字德润,出生于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大约生活于公元9世纪末到公元10世纪初,具体生卒年月不详,是唐末五代时的文学家和本草学家。李氏祖籍波斯,其家以经营香药为业,故有《海药本草》之编。李在文学上颇有修养,善于作辞,有诗名,是五代时花间派中有地位的文学家,《十国春秋》称李珣著有《琼瑶集》若干卷(亡佚)。晚年过隐居生活,好摄养、炼丹。曾到过江苏、浙江、广东等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