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   
[0] 评论[0] 编辑

珍珠

基本信息

别名:真珠、蚌珠、真朱、珠子。

来源: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形成的珍珠。

产地:马氏珍珠贝所产的珍珠称海水珍珠,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等地;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所产的珍珠称淡水珍珠,主产于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

形态:贝壳呈斜四方形。壳质薄而脆。壳长与高近相等。壳顶位于前方,两侧有耳,前耳小,后耳大。两壳不等,右壳前较平,左壳稍凸,右壳前耳下方有l明显的足丝 凹。壳面同心生长纹细密,呈片状,薄而脆,极易脱落。壳面淡黄褐色,常有数条黑褐色放射线。壳内面珍珠层发达,具极强的珍珠光泽,边缘淡黄色。闭壳肌痕 大,位于壳中央稍近后方,长圆形,前端稍尖。

性味归经

性味:甘、咸,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

安神定惊:用于治疗心悸失眠、惊风癫痫等。珍珠能镇心安神,平衡心神的躁动,对于因心虚胆怯、心火亢盛等引起的心神不宁有很好的疗效。如治小儿惊啼,可与朱砂、天竺黄等配伍。

明目消翳:可用于目赤肿痛、翳障胬肉等。珍珠有清肝明目、退翳消障的作用,是治疗眼科疾病的常用药。如《证治准绳》中的珍珠散,以珍珠与炉甘石、硼砂等药配伍,治目生翳障。

解毒生肌:适用于疮疡久溃不敛、口疮等。珍珠能解毒敛疮,促进肌肤的愈合。如治溃疡久不收口,可将珍珠粉撒于患处。

润肤祛斑:外用可润泽肌肤,治疗皮肤色斑、皲裂等,有美容养颜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珍珠粉可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减少色素沉着。

用法用量

内服:0.1-0.3g,多入丸、散用。

外用:适量,研末干撒、点眼或吹喉。

使用注意

珍珠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不入煎剂,一般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剂。

外用时需注意清洁创面,防止感染。

禁忌:孕妇慎服。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主要含碳酸钙、壳角蛋白、微量元素等。其中,碳酸钙是珍珠的主要成分,占 90% 以上。壳角蛋白是一种含硫的蛋白质,对珍珠的形成和结构起重要作用。此外,珍珠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锰、硒等,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药理作用:具有镇静、抗惊厥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能促进溃疡的愈合;还有抗炎、抗菌等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珍珠母    下一篇 马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