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卿
基本信息
别名:鬼督邮、别仙踪、土细辛、料叼竹、一枝箭、三百根。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的干燥根和根茎。
产地: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杂质,阴干。
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高达1米,根细呈须状多至50余条,具特殊气味。茎不分枝,无毛或被微毛。叶对生,纸质,披针形至线形,两端急尖,两面无毛或上面具疏柔毛,叶缘稍反卷有睫毛。圆锥聚伞花序近顶腋生,有花10余朵,花萼内面有或无腺体,花冠黄绿色,近辐状,裂片长达4毫米,宽3毫米,副花冠裂片5,顶端钝,基部增厚,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臂短,平伸,子房椭圆形,柱头五角形,顶端略突起。瞢荚果。种子长圆形,长约3毫米,顶端具白绢质种毛,长1厘米。
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肝、胃经。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常与独活、桑寄生、威灵仙等配伍,治疗风湿痹证,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
止痛:广泛用于各种疼痛证,如脘腹疼痛、牙痛、跌打伤痛等。其止痛作用较强,可单用或随证配伍。例如,治脘腹疼痛,可与木香、香附等理气止痛药同用;治牙痛,可与细辛、白芷等祛风止痛药配伍。
止痒:对于风疹瘙痒、湿疹等皮肤瘙痒病症有较好疗效。可单用煎汤外洗,或与苦参、地肤子、白鲜皮等清热燥湿、止痒药同用。
解蛇毒:能解蛇虫咬伤之毒,可内服或外用。内服可与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外用可将鲜品捣烂敷于伤口周围。
用法用量
内服:3 - 12g,不宜久煎。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因徐长卿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
不宜与茶同服,以免影响药效。
不宜久煎,体弱者慎服。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主要含丹皮酚、异丹皮酚、硬脂酸、β - 谷甾醇、芹菜素等成分。其中,丹皮酚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具有镇静、镇痛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提高痛阈;有抗炎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还具有抗变态反应、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徐长卿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多种功效为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有效的药物选择,同时,现代研究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药理研究: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可降压、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抗炎和抗变态;使回肠张力下降、抑制胃肠蠕动;对肝微粒体代谢和子宫收缩有抑制作用;抗早孕作用。徐长卿提取液(除去丹皮酚主成分)、丹皮酚对小鼠热板法(扭体反应)证明有镇痛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有镇静作用;煎剂有一定抑菌作用;丹皮酚具有抗炎及抗变态反应;徐长卿或丹皮酚具调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毒性:徐长卿提取液腹腔给药,小鼠LDso为(32.93±1.03)克/千克;丹皮酚LDso为381克/千克。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