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子
基本信息
别名:车前实、凤眼前仁、耳朵穗子。
来源: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 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 Plantago depressa Willd. 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车前在中国分布广泛,几遍全国;平车前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以及河南、湖北、西藏等地。主产于江西、河南,此外,东北、华北、西南及华东等地亦产。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植物形态
车前
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叶基生呈莲座状,叶片薄纸质或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先端钝圆至急尖,边缘波状、全缘或中部以下有锯齿、牙齿或裂齿,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多少下延,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脉 5 - 7 条;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序 3 - 10 个,直立或弓曲上升;穗状花序细圆柱状;花具短梗;花萼长 2 - 3 毫米,萼片先端钝圆或钝尖,龙骨突不延至顶端,前对萼片椭圆形,后对萼片宽椭圆形;花冠白色,无毛,冠筒等长或略长于萼片,裂片狭三角形,先端渐尖或急尖,具明显的中脉,于花后反折;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近基部,与花柱明显外伸,花药卵状椭圆形。蒴果纺锤状卵形、卵球形或圆锥状卵形,于基部上方周裂。种子 4 - 6( - 12)颗,椭圆形或卵形,腹面平坦,黄褐色至黑色;子叶背腹向排列。花期 4 - 8 月,果期 6 - 9 月。
平车前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根细长,具多数侧根,多少肉质。根茎短。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微钝,边缘具浅波状钝齿、不规则锯齿或牙齿,基部宽楔形至狭楔形,下延至叶柄,脉 5 - 7 条,上面略凹陷,于背面明显隆起,两面疏生白色短柔毛;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序 3 - 10 个,直立或弓曲上升;穗状花序细圆柱状;花萼长 2 - 2.5 毫米,萼片先端钝圆或钝尖,龙骨突不延至顶端,前对萼片椭圆形,后对萼片宽椭圆形;花冠白色,无毛,冠筒等长或略长于萼片,裂片极小,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钝,于花后反折;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近顶端,与花柱明显外伸,花药卵状椭圆形。蒴果圆锥状卵形、卵球形或椭圆体状卵形,于基部上方周裂。种子 5 - 15 颗,腹面平坦,黄褐色至黑色;子叶背腹向排列。花期 5 - 7 月,果期 7 - 9 月。
药材性状
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 2mm,宽约 1mm。表面黄棕色至黑褐色,有细皱纹,一面有灰白色凹点状种脐。质硬。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主治
功效
清热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主治
淋证,水肿:车前子甘寒滑利,性专降泄,能通利水道,清膀胱热结。治疗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者,常与木通、滑石、瞿麦等清热利湿药同用,如八正散;对水湿停滞水肿,小便不利,可与猪苓、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配伍。
泄泻: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 “利小便以实大便”。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可单用研末,米饮送服;或与白术、茯苓、泽泻等健脾利水药同用。
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善清肝热而明目。治疗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常与菊花、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配伍;若肝肾阴亏,目暗昏花,则配熟地黄、菟丝子等养肝明目药,如驻景丸。
痰热咳嗽:能清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痰多,多与瓜蒌、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用法用量
内服:9 - 15g,宜包煎。
使用注意
肾虚精滑者慎用。
化学成分
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环烯醚萜苷类、三萜及甾体类、苯乙醇苷类、多糖、挥发油、脂肪酸等化学成分。黄酮类成分有车前子苷、高车前苷等;环烯醚萜苷类有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等。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车前子能增加水分、氯化钠、尿素及尿酸的排泄,具有一定的利尿功效,其利尿机制可能与其所含的无机盐有关。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可抑制肾脏草酸钙结石的形成,降低结石的发生率,对泌尿系统结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对泌尿系统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菌、抗炎以及促进尿液排泄,冲洗尿道等作用有关。
镇咳、祛痰、平喘作用:车前子能使呼吸道分泌明显增加,痰液稀释,易于咳出,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同时对组胺所致的离体豚鼠气管痉挛有明显的松弛作用,有一定的平喘功效。
抗炎作用: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有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部位的水肿、渗出等炎症反应,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降血脂作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意义。
缓泻作用:车前子富含膳食纤维,能增加肠道内容物的体积,促进肠道蠕动,有缓泻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
配伍药方
①治水泻不止:车前子炒为末,米饮调3克服。(《卫生易简方》)
②治腹泻:车前子、木瓜、五味子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次3~4克。每日3次,水煎服。(《中国民族药志》)
③治诸淋小便痛不可忍:车前子15克,淡竹叶、荆芥穗、赤茯苓、灯心各7.5克。上件分作两剂,用新汲水煎,任意服。(《直指方》车前子散)
④治小便热秘不通:车前子30克,川黄柏15克,芍药6克,甘草3克。水煎徐徐服。(《普济方》)
⑤治小便血淋作痛:车前子晒干为末,每服6克,车前叶煎汤下。(《普济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