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明·陈实功著,成书于1617年,全书共4卷157篇。对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疮、白癜风、烫伤、疥疮等外、伤、皮肤、五官科疾病,“分门逐类,统以论,系以歌,淆以法,则微至疥癣,亦所不遗”。卷一总论外科疾患的病源、诊断与治疗;卷二至卷四分论外科各种常见疾病100余种,首论病因病理,次叙临床表现,继之详论治法,并附以典型病例。书中对许多外科病证的认识颇具临床价值,如记载了多种肿瘤,其中颈部恶性肿瘤的记载,是现今已知最早的文献,还创立和荣散坚丸、阿魏化坚膏治疗,能较好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因此他称其为“缓命剂”。对乳癌的描述和预后判断,全面具体,切合实际。是一部明代最具代表性的外科学著作。
《外科正宗》向以“列症最详,论治最精”著称,反应了明朝以前我国外科学的重要成就。印行后,广为流传,并流传到日本等国。成数300余年来有各种版本50余种,成为中医外科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陈实功(1555~1636年),中国明代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江苏东海(今南通市)人。
陈实功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从事外科四十余载,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编著《外科正宗》一书,全书共4卷157篇。对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疮、白癜风、烫伤、疥疮等外、伤、皮肤、五官科疾病,“分门逐类,统以论,系以歌,淆以法,则微至疥癣,亦所不遗”。分析详尽,论治精辟,治法得当,并附若干医案,令人信服。
陈实功为外科正宗派的代表人物,此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在外科学上的主张与贡献。陈氏内外治法并重,在内治上重视脾胃,常宗消、托、补三法,同时他又非常重视应用刀针等手术疗法,创造和记载了当时多种外科手术方法,如截肢、鼻息肉摘除、气管缝合、咽喉部异物剔除术,以及用枯痔散、枯痔钉、挂线法治疗痔漏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