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胀玉衡
《痧胀玉衡书》是清代郭志邃撰的一本温病类中医文献,成书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
上卷载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列各痧症症状,并附以治疗验案;下卷列各痧症备用要方。书中详载刮痧之法及放痧十法,所载方药包括汤、丸、丹、散各剂凡五十六方,便用七方及绝痧方,收录治痧药七十余种,可称为痧症全书。王庭序云:“右陶治痧之法于是书乎圣,而世人将读是书以治痧。”后世治痧症者多宗其说,所载刮痧、放痧之法,多渊于此。
作者简介:
郭志邃,清代医学家 ,檇李(今浙江嘉兴)人。撰《痧胀玉衡》三卷(1674年)。
有鉴于痧胀等疾疫流行,而疗法不多,乃推原小儿痧疹之理,采集古人之方,撰《痧胀玉衡》三卷(1674年),列痧胀证治及脉法,并结合实际治例予以阐明。如痧在肌表者用刮法,痧在血内者宜放痧,痧在肠胃经络与肝脾肾三阴则投以药,痧气肆行者可三法兼用。此书流传颇广,对后世影响颇深,譬如《松峰说疫》中所记载的刮痧放痧等治疗方法,多渊源于郭氏。
此外,尚撰有《治痧要略》,未见传世。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