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客阁  > 所属分类  >  古籍   
[0] 评论[0] 编辑

伤寒明理论

《伤寒明理论》是宋金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成无己编撰的中医伤寒病著作。该书简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症候的病状和病理,并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分析其主治,着重强调方药配伍的关系。

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

作者简介:

成无己,聊摄(今山东省茌平县)人。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约生于北宋嘉佑~治平年间(公元1056~1067年)。后聊摄地入于金,遂为金人。至海陵王正隆乙亥~丙子岁(公元1155~1156),成氏尚存。享年九十余岁。

成氏一生好学,七十八岁时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伤寒明理论》(3卷)、《伤寒明理药方论》(1卷),八十岁时注完众伤寒论。尤于伤寒注解,积四十年研究,其书方成,可见其功力之探。这三种伤寒著作,有注解、有论证、有论方,鼎足而立,联系紧密,相得益彰。

成氏博极研精,深造自得,以经注论,以论证经,开创以注解的方法研究《伤寒论》的先河,使后世能明伤寒之理,知伤寒之用,推动了伤寒学说的流传与发展。其所撰《注解伤寒论》十卷,是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他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伤寒学派诸家产生很大影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素问吴注    下一篇 证治准绳·伤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